您的位置:首页 > 体育新闻 > 足球新闻
越媒:屡战屡败,中国足球在亚洲赛场加速滑落
发布者:咪咕直播 更新时间:2025年11月28日 20:00 已被浏览:

据越南记者何庄报道,从亚足联二级联赛到精英赛,中国俱乐部近期在亚洲赛场的集体溃败,暴露出中国足球令人警觉的全面退步。



11月27日晚,北京国安在河内行待体育场遭遇了一场无法辩解的失利。他们一度领先、创造大量机会,甚至在比赛中段牢牢掌控局势,却最终将胜果拱手相让。

这场1比2负于河内公安的比赛,不仅让国安提前一轮无缘淘汰赛,更赤裸裸地揭示出整个中国足球正被亚洲主流甩在身后。

北京国安,出局实属咎由自取

这场失利的剧本熟悉得令人不安——开场仅11分钟,国安便利用对方门将失误取得领先;随后又多次获得扩大比分的良机。然而,球员射门犹豫、处理球仓促、锋线缺乏决断力,致使本就微弱的优势白白浪费。

当终结比赛的机会一次次溜走,一支缺乏心理韧性的球队立刻陷入慌乱。他们过早收缩防线、消极保守,中场失控,逐渐被对手逼入被动境地。

最终,该来的还是来了:下半场连丢两球——一球源于主队高强度配合后的破门,另一球则是在第90分钟因后防站位失误被绝杀。整场比赛,国安错失的机会远多于对手。他们输在不会把握关键时机,输在决胜时刻注意力涣散,更输在无人能在高压下挺身而出、稳定军心。

赛后,舆论迅速发酵。批评、失望乃至震惊充斥中国各大体育平台。所有指责都指向同一个核心问题:北京国安浪费了太多机会——击中门框的射门、一对一面对门将却错失良机、最后一传频频失误……这些细节被反复提及,成为球队亲手葬送命运的铁证。

但这并非孤例,而是一幅更大的溃败图景

北京国安的出局,只是中国足球在亚洲赛场整体低迷的一个缩影。在更高一级的2025/26赛季亚冠精英联赛中,拥有三个参赛名额的中超表现更为惨淡。

五轮战罢,三支中超球队全部跌至各自小组东部赛区的末尾,无一进入晋级区。每场比赛几乎都遵循相同轨迹:开局充满希望,一度控球占优、创造机会,却在对手提速后迅速失去节奏,最终功亏一篑。



11月25日,成都蓉城主场拼尽全力,却仅从广岛三箭身上抢下1分;国内联赛霸主上海海港,在面对日韩球队的高强度压迫时显得格格不入;上海申花虽偶有高光表现,却始终缺乏将优势转化为进球的锋线锐度——他们射门次数更多,甚至多次击中门框,却屡屡空手而归。

更令中国球迷忧心的是,各队溃败的方式惊人地相似:机会转化率低下、关键时刻注意力不集中、下半场体能与斗志双双崩盘、在决胜阶段心理崩溃。没有一支球队能持续施压,也没有一名球员能在逆境中力挽狂澜。

若只是一支球队如此,或许可归咎于临场状态或教练战术;但四支来自不同赛事的中国俱乐部,竟以几乎相同的方式接连倒下,这已不是偶然,而是系统性衰落的明确信号。

如今,中国足球在亚冠精英赛中的积分和排名持续下滑,与日韩的差距越拉越大。不仅在攻防转换速度上落后,更在整体阵型衔接、高位逼抢主动性以及抗压能力上全面掉队。许多比赛中,中超球队前30分钟尚能维持水准,一旦对手提升节奏,防线与中场的漏洞便暴露无遗。

其后果是直接的:中国俱乐部在亚足联赛事中的参赛名额正在减少。积分系数下降,使得昔日“理所当然”的席位优势荡然无存。而名额减少又进一步削弱了球队的国际比赛经验,形成恶性循环——参赛机会越少,越难吸引顶尖人才,竞争力也就愈发薄弱。

在此背景下,北京国安在河内的失利,恰如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一支全场射门最多、机会最多的球队,却成了输球的一方;一个雄心勃勃的足球体系,却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;一个财力雄厚的国内联赛,却在洲际赛场屡屡露怯。

中国足球曾立志成为亚洲领军者,但现实却是:周边对手进步更快、体系更完善、方向更坚定。无论是亚冠精英赛的集体沉沦,还是被越南球队逆转的耻辱,都不过是中国足球整体滑坡的外在表现。

要扭转颓势,仅靠几场胜利远远不够。真正需要的是重建信心、提升青训质量、加快比赛节奏,并重拾在逆境中敢于亮剑的血性。倘若继续重复过去的错误——挥霍机会、丧失专注、畏缩退守——那么中国足球重返亚洲前列的道路,恐怕还要再等上许多年。

相关资讯

顶部